阿加莎•克里斯蒂这个名字,很多人都是陌生,但是,她的著作《东方快车谋杀案》、《尼罗河谋杀案》、《无人生还》一定会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这些优秀的作品多次被搬上荧幕,译成多国语言,并成为电影史上不朽的经典之作,在世界各地广为上映,颇受欢迎。
她也是人类史上最畅销的著书作家,据吉尼斯世界纪录统计,如果将她所有形式的著作算入,只有圣经与威廉•莎士比亚的著作的总销售量在她之上。她的著作曾翻译成超过103种语言,总销突破20亿本。
说到侦探小说,我们第一时间想到的是阿瑟•柯南•道尔,他所塑造的福尔摩斯成了人们脑海里侦探的第一印象,是侦探这一行业中最为典型的角色。
同为侦探小说作家,阿加莎•克里斯蒂也不逊色,不得不说 ,她是一位奇才,是一个多产优质的作家。她在英国的文学地位,大大超过了柯南道尔。她在66岁那年,荣获“不列颠帝国勋章”和埃克塞特大学名誉文学博士学位。她的侦探名剧《捕鼠器》在英国舞台连演30年至今不衰,创造了戏剧史上长演不衰的记录。
在她的写作生涯中,她为人们奉献了包括66部长篇推理小说,21部短篇或中篇小说选集,15个已上演或已发表的剧本,3个剧本集,6部以笔名玛丽•维斯特麦考特发表的情感小说,2部以笔名阿加莎•克里斯蒂•马洛温发表的作品,1部自传,2部诗集,2本与侦探俱乐部的会员作家们合写的长篇推理小说,塑造了赫尔克里•波洛、简•马普尔这两个文学史上杰出、受欢迎的侦探.,并开创了侦探小说的“乡间别墅派”,时至今日,欧美甚至日本很多侦探作品仍沿用这一模式。
法国总统戴高乐自称是“阿加莎•克里斯蒂迷”,英国皇太后玛丽也把读阿加莎•克里斯蒂的小说作为一种最好的享受。在玛丽王后80岁生日时,英国BBC电台为女王祝寿,玛丽女王指定要播出阿加莎•克里斯蒂的作品,可见其作品影响之大。
1890年9月15日,阿加莎生于英国德文郡托基的阿什菲尔德宅邸,原姓米勒,全名为阿加莎•玛丽•克拉丽莎•米勒。阿加莎•克里斯蒂的父亲是英籍美国人弗雷德里克•阿尔瓦•米勒,母亲是英国人克拉丽莎•克拉拉•伯契默•米勒。她是家中的的第3个孩子,有1个姐姐玛格丽特•弗蕾莉•米勒和1个哥哥路易斯•蒙坦特•米勒。
阿加莎的母亲是一位个性独特、思维活跃的女性。和哥哥姐姐进入英国顶级的寄宿学校的境遇不同,阿加莎因为母亲灵感突发地认为应该保护孩子的视力和大脑,被留在了母亲身边,在 8岁之前都没有接受正规教育。可阿加莎•克里斯蒂还是凭着自己的聪颖,以及文化不高的姆妈有限的帮助,在5岁学会了阅读。从此阿加莎•克里斯蒂开始翻阅各种儿童读物,接受她的文学启蒙。
1896年,6岁的阿加莎•克里斯蒂随家人在法国西部居住了半年。这成为了阿加莎•克里斯蒂学习法语和了解社交活动的开端。1901年,父亲因急性肺炎于伦敦伊灵离开人世。7个月后,姐姐麦琪出嫁。而哥哥蒙蒂被哈罗公学退学后则一直在外闯荡,继而从军。因此家中只剩下阿加莎•克里斯蒂与母亲相依为命。
此时的阿加莎•克里斯蒂开始阅读一些英法名著,如狄更斯、萨克雷和大仲马的作品。并到剧院观看舞台剧和音乐剧,这成为了她的一大爱好。受到如此的熏陶,再加上才女姐姐的影响,阿加莎、开始尝试写作一些诗歌、小说甚至剧本。
克里斯蒂年轻时曾在巴黎学过音乐,但文学的爱好使她最终放弃了走歌唱家的道路。她在24岁那年.与阿奇博尔德•克里斯蒂上校结婚。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她参加了红十字志愿队,从事救护工作,从而有机会接触并认识各种毒药的药性,因而奠定了日后小说中对于药性运用的基础。从前线回来后,她开始了写作生活。其实她在少年时,曾受到母亲的鼓励,写过一篇短篇小说,虽然没有发表,但激起了她的创作欲。她曾和她的姐姐打过赌,她“长大后一定会成为一个优秀的小说家”。克里斯蒂最早的创作是诗歌,也写过剧本,那是一出写乱伦的戏,后来又写了一部长篇。她最初写的东西情节比较沉闷,自己也不愿再读第二遍。
这样摸索了好几年,她一边读书一边写作,慢慢地喜爱上了侦探小说。是柯南道尔的侦探小说打开了她的思路与视野,福尔摩斯成了她心中的英雄。她模仿柯南道尔的写法,在她30岁那年,写出了第一部侦探小说《斯泰尔斯庄园奇案》。
克里斯蒂在《斯泰尔斯庄园奇案》中塑造了一个侦探,一个外形与性格截然不同于福尔摩斯的艺术典型——波洛。波洛是个比利时人,矮个子,有翘起的弯胡须,其貌不扬,有特殊的洁癖,头脑里面有许多个“小小的灰色细胞”——所谓推理因子。据克里斯蒂自述,波洛是以她家乡的一个比利时流浪汉为模特的。福尔摩斯擅长格斗,波洛却不会武功,他破案靠的是用脑子。福尔摩斯身旁有个华生医生作助手,衬托波格的则是一个高个子的黑斯廷斯上尉。黑斯廷斯的思维方式总是比波洛慢半拍,从而显出波洛敏锐的判断能力,两人合作相当合拍,这对搭档很富有戏剧色彩。这部小说的出版,给克里斯蒂打了一针兴奋剂。她又写出了五六部侦探小说,其中两部仍以波洛为主角,出版后未引起轰动;另一部小说《褐衣男子》发表后受到好评,但书中并没有出现大侦探波洛。到了1926年,克里斯蒂写出了《罗杰疑案》(又译作《罗杰•阿克洛谋杀案》),这才一举成名。这部小说写英国农村的一个有钱的绅士,被人割断喉咙死在书房中,报案人请波洛来侦破案子。克里斯蒂在小说中采用一种新的叙述方式来叙述这个曲折迷离的案件,从而获得了英国读者的欢迎,阿加莎•克里斯蒂一夜之间成为家喻户晓的走红作家。
在克里斯蒂作品走红的日子里,发生了一些有关她个人生活的奇怪的事。首先是她母亲去世,接着是她丈夫阿奇博尔德•克里斯蒂上校有了一个名叫蒂莎•尼尔的情人并决定与她离婚,这两件事给她很大打击,给她的生活蒙上了阴影。克里斯蒂突然失踪了,英国警方为此出动了500名警探,带上警犬,加上飞机,在灌木丛林中进行大规模的搜索。电台也报道了英国走红女作家克里斯蒂神秘失踪的消息,此事还引起了柯南道尔的关注。柯南道尔也参与了调查,并预言:“克里斯蒂决不可能自杀,我相信她在一个月内会出现在广大读者面前”。果然,在她失踪后的第12天,警方终于在著名旅游胜地哈罗门酒店找到了她。克里斯蒂当时用的化名是“蒂莎•尼尔”(是她丈夫情人的名字)。阿加莎•克里斯蒂后来解释,这因为她当时患有失忆症。经过半年的疗养,她才恢复了健康。
1928年,阿加莎•克里斯蒂与丈夫正式离婚,结束了她14年的婚姻生活,但她写作时仍以克里斯蒂为笔名。两年后,她在考古活动时结识了比她年轻的麦克思•马洛文教授,两人一见钟情,很快坠人情网,不久便喜结良缘。他俩婚后常常去中东考察古迹,这桩婚姻安定了克里斯蒂的心境;那浪漫的旅行,也为女作家写出异国情调的侦探小说提供了大量的素材。如《鸽群中的猫》等等就以此为背景。
据阿加莎•克里斯蒂自述:“第二次婚姻是相当美满的,不仅让我鼓起了生活的信心,也使我把整个身心投人到写作之中。”不久,她就写出了轰动世界文坛的《牧师住宅凶杀案》、《东方快车谋杀案》、《尼罗河上的惨案》、《十个小黑人》、《捕鼠器》、《沉默的证人》、《幕》等作品。每部作品都引起了读者狂热的欢迎,书中的人物波洛,继福尔摩斯之后成为第二个世界级的大侦探。
1975年,阿加莎•克里斯蒂写下她最后的一部小说《幕》,让大侦探波洛在书中死去,这使众多读者大为惊叹。翌年1月12日,阿加莎•克里斯蒂在英国沃林福特平静地与世长辞,她活了85岁。她的第二任丈夫马洛文教授因其学术成就被封为爵士,为此克里斯蒂也成了爵士夫人。但她本人在1971年就曾荣获女爵士封号。她因创作侦探小说的成就,被吸收为英国皇家文学会的会员,后被英国女王授予“侦探女王”的桂冠。这些殊荣超过了柯南道尔生前所获得的荣誉,名声之大实在不亚于英国同时代任何一个纯文学小说家。
她在晚年回忆自己的写作生涯,动笔写了一部自传。《阿加莎•克里斯蒂自传》是一本文笔相当优美的传记文学。自传为读者了解这位“侦探女王”的生平,提供了第一手资料,并成为侦探小说史上的重要文献。她的生平事迹,已拍成传记片《阿加莎》。她成为英国乃至世界文坛的侦探小说大师,也是人们永远的侦探小说女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