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东部、中部和西北,都在我国经济版图上占据了不一样的分量,具体如何?
国家统计局近日公布的数据显示,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区域发展总体协调平稳。东部、中部、西部、东北区域的地区生产总值从1978年的1514亿元、750亿元、726亿元和486亿元,分别增加到了2017年的449681亿元、179412亿元、170955亿元和55431亿元。东部、中部、西部、东北区域地区生产总值分别年均增长11.4%、10.4%、10.4%和9.0%,呈现出东部地区领跑、各区域均衡发展的良好态势。
东部人均GDP接近高收入国家
国家统计局的数据表明,东部地区经济发展迅速,成为带动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核心区和增长极。
东部地区生产总值于2005年首次达到10万亿量级,并分别于2010年和2016年突破20万亿和40万亿整数关口。2017年,东部地区生产总值占全国的比重达到52.6%,比1978年提升了9.0个百分点。2017年东部地区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约为11530美元,已经接近世界银行定义的高收入国家12736美元的门槛。
东部地区依托沿海优势,在对外开放中发挥了巨大作用。2017年,东部地区进出口总额为33872亿美元,比1978年增长了434.2倍,占全国比重由37.7%提高到82.5%,高居四区域之首。
中部产粮占全国三成,工业加速
中部地区经济实力显著增强,工业拉动作用明显。自中部崛起战略实施以来,中部地区经济迅速发展,按不变价格计算,2017年地区生产总值相对于2006年增长了2.1倍,年均增速为10.8%。其中,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2.5%,比地区生产总值增速高1.7个百分点,对经济增长发挥了重要的拉动作用。
中部地区作为重要粮食生产基地、全国能源原材料供应重点地区的地位更加巩固。中部地区粮食产量占全国粮食总产量的比重持续多年稳定在30%左右。山西等大型煤炭基地基本建成,风电、光伏等新能源快速发展,持续稳定保障全国能源供应。现代基础设施网络体系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建设了郑州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等一大批重大工程。
西部增速高于全国
自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以来,西部经济实力大幅提升。2000至2017年,西部地区生产总值从17276亿元增加到170955亿元,占全国比重由17.5%提高到20.0%。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由4948元增加到45522元,从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62.3%提高到76.3%。2012年以来,西部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速达到8.9%,高出全国增速1.8个百分点,使得西部地区与其他地区之间的发展差距进一步缩小。此外,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以来,建成了一大批重点工程,生态环境保护得到显著加强,西部地区可持续发展支撑能力不断增强。
东北正走出困境
东北地区全国粮食生产基地战略地位进一步凸显。2017年,东北地区粮食产量占全国粮食总产量约20%。振兴东北战略实施以来,东北地区重点企业进行了大规模技术改造,传统优势产业竞争力不断增强。东北地区国企改革和解决历史遗留问题也取得了积极进展国有资本进一步向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集中。2015年新一轮东北振兴战略的启动,带动东北地区经济开始走出一度陷入的困境。2017年,东北地区生产总值增速为5.1%,比2016年提高了2.6个百分点。
东北地区合理利用区位优势,开创对外开放新格局。2017年,东北三省进出口总额达到1487.5亿美元,比2003年增长了2.5倍,年均增长9.3%。
东中西部及东北差距缩小
数据显示,区域发展差距经历了一个由扩大到缩小的过程。改革开放之初,沿海率先发展战略使东部地区一马当先,保持领先地位。进入2000年后,随着西部大开发、中部崛起、东北振兴等区域发展战略的实施,区域发展差距不断缩小。
从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看,各区域经济发展的相对差距有所缩小。2017年,东部、中部、西部、东北地区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分别为84595元、48747元、45522元和50890元,人均最高的东部和最低的西部之间的相对差值,由2003年的2.5倍缩小到1.9倍。2012-2017年,按不变价格计算,东部、中部、西部、东北地区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速分别为7.2%、8.0%、8.2%和5.4%,中西部地区的发展速度领先于东部地区,改变了长期以来区域经济发展中东部地区“唱主角”的传统格局。
从城镇化率看,2017年,四区域城镇化率分别为67.0%、54.3%、51.6%和62.0%,最高区域和最低区域之间的差距,由2000年的峰值23.4个百分点下降到15.4个百分点,各区域城镇化率差距明显缩小。
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改革开放四十年来区域发展报告,我国各区域的经济发展差距正在逐步缩小,这说明经济社会平衡发展以及达到共同富裕又进了一大步。
原标题:国家统计局发布改革开放四十年来区域发展报告